孩子感冒發燒了,這些事情要知道
來源:知乎?李大琳
初稿:前段時間在知乎上發了幾張兒科診室門口黑壓壓的長隊,烏泱泱的人群,大家一致評論說:沒有半夜帶過娃到兒科急診的粑粑麻麻,不足以談人生。
發著高燒哇哇大哭的孩子,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,全家出動排著長隊的陣仗,各種姿勢、各種不耐煩的等待,忙到昏天黑地連水都沒時間喝的醫生,這就是兒科的現狀。一般來說,讓寶媽寶爸揪心的也就是倆病癥,一個是孩子感冒另一個是拉肚子。
感冒,也就是上呼吸道感染,可以說是最常見的疾病,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會患過這個疾病,某些寶寶甚至一年可能感冒好幾次。雖然這個病看似是個小病,大部分時候治療起來很簡單,但孩子們出現發熱、咳嗽等癥狀時,確實讓家長們揪心不止?;旧现灰⒆右桓忻?,家長就帶小孩子往醫院跑,說趕緊看醫生,以防時間久了越來越嚴重。
但是孩子感冒真的會越拖越嚴重嗎?另外,孩子到底是病毒還是細菌感染?要不要查血?用抗生素是否過度治療?不用抗生素是否耽誤孩子?感冒是否會發展成肺炎?止咳藥能不能用?為什么我孩子一年病好幾次等等問題也讓家長們疑惑,今天,咱們就好好的講講兒童感冒。
什么是感冒?
“感冒”其實是一個民間詞匯,是老百姓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稱,通常是指鼻腔、咽或喉等部位的急性感染,好發于為冬、春季或者氣溫劇烈變化的時候。這是因為冬春季節空氣寒冷干燥,病原體在干燥環境中能在空氣里停留數小時甚至數天,人們容易吸入呼吸道,誘發感染。特別是免疫力低下人群、如老人兒童,幾乎是逢天氣變化必感冒。
根據感染的病原體類型不同分為普通感冒和流感。普通感冒的病原體有病毒和細菌這兩種,以病毒感染最為常見,病毒包括鼻病毒、柯薩奇病毒、腺病毒等,細菌包括溶血性鏈球菌、肺炎鏈球菌等。流感主要是三種類型(甲型、乙型、丙型)的流感病毒引起的,根據其包膜中血凝素(H)和神經氨酸酶(N)不同,又可分為不同的亞型(H亞型和N亞型)。甲型流感病毒的變異性最強,是導致世界范圍流感大流行的主要病毒,1918年曾經在西班牙爆發過一次大流感,造成的死亡人數高達1億,占到當時人類總數的5%左右?,F在好發的流感病毒主要為甲型和乙型,如甲型H1N1和H3N2亞型。
(引起普通感冒的是鼻病毒左,引起流感的是流感病毒右)
感冒病毒主要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,當它穿越人山人海在你身體駐扎,第一站就是把你的喉細胞變成殖民地,所以普通感冒第一站通常先從嗓子疼開始。然后就是上呼吸道感染,主要以鼻部卡他癥狀為主,可有噴嚏、鼻塞、流清水樣鼻涕,2-3天后變為稠涕,可有咽痛或聲嘶,有時由于咽鼓管炎可出現聽力減退,也可出現流淚、味覺遲鈍、呼吸不暢、咳嗽、少量咯痰等癥狀。
如何判斷感冒是普通感冒,還是流感?
?
普通感冒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癥狀,或僅有低熱。嚴重者除發熱外,可感乏力不適、畏寒、四肢酸痛和頭痛及食欲不振等全身癥狀。
而流感的癥狀相比普通感冒卻要嚴重的多,一般是突然畏寒、發熱、頭痛、全身酸痛,鼻塞、流鼻涕(黃綠色)、干咳、胸部疼痛,惡心,食欲不振等。再嚴重一點就是高熱,高熱不退,說胡話,昏迷、驚厥(抽搐),這種情況需要立即就醫。
普通感冒具有一定自限性。自限性的意思就是它大多數能自己好,需要依靠機體免疫慢慢清除,有一個發生?– 發展 – 自然痊愈的過程。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:病毒開始入侵機體,機體的戰斗模式啟動,然后戰斗勝利。不管是哪種類型的感冒,目前的并沒有能直接把感冒病毒搞死的特效藥物,不論是哪種類型的感冒治療時都是以對癥治療、緩解感冒癥狀為主。換句話說目前就是沒有特效殺滅病毒的藥,病毒是靠自身機體清除掉的。所有感冒藥都是緩解在感冒出現的癥狀,如果病毒還在和機體戰斗,只要感冒藥效代謝完,癥狀就會再復現,因此治標不治本,并不是一開始出現感冒癥狀給用藥就能阻擋它發展,也不是用藥后感冒就馬上好,所以沒有“越拖越嚴重”的說法。
小孩感冒,家長應該怎么處理?
首先,兩個字——“觀察”。如果小孩精神好,雖然出現發熱、流涕、鼻塞、咳嗽,但一樣活蹦亂跳,能吃能睡,而且感冒癥狀符合下圖的特點,我們就放心觀察。
我們從下圖(橫軸代表感冒癥狀出現天數,縱軸代表感冒癥狀出現百分數 )可以看到感冒的癥狀在2-5天達到高峰,然后在1-2周內逐漸緩解,可能在2周后還有零星咳嗽,但零星咳嗽也會在3-4周內逐漸消退。
從上到下依次為:鼻塞,流涕,咳嗽,噴嚏,發熱
第二,加強護理。保證足夠水分攝入;喝溫水,溫水主要對呼吸道黏膜有舒緩作用,增加鼻分泌物的流動,也有觀點認為,喝溫水時伴有蒸汽可濕化氣道。
第三,對癥處理。
鼻塞、流涕——最好的方法是洗鼻,也可以適當使用毛巾熱敷、蒸汽吸入(可使用加濕器,注意加濕器的清潔),這樣既能緩解鼻粘膜腫脹,又能沖出來鼻涕,將病原、炎性介質排除,可以緩解鼻塞不適感。需要注意的是適當操作,但如果過于頻繁,反而造成寶寶的煩躁哭鬧,在夜間睡眠時鼻塞明顯可以多次使用外用生理鹽水滴鼻,或者外用海鹽水噴鼻。
不建議給孩子使用減充血藥,比如偽麻黃堿、羥甲唑這類藥物。這些藥對成人來說,確實能減少鼻粘膜充血,從而將水腫的粘膜變得不那么腫,從而緩解鼻塞。但是對于小朋友,效果不明顯,還可能引起焦躁、頭暈、升高血壓等問題。所以,不推薦對于6歲以下孩子使用這些藥物。
發熱——兒童發熱以物理降溫為主。如喝溫開水,用溫濕的毛巾擦拭身體等。如果物理降溫無效,寶寶很不舒服并伴有高熱38.5度以上的情況下,就需要給寶寶服用退熱藥。3月以上的寶寶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,6月以上寶寶可使用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,千萬不要使用阿司匹林。阿司匹林雖有較好的解熱鎮痛作用,但對消化系統和肝腎功能有損害,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綜合征或造成白細胞、血小板降低,尤其是3歲以下的幼兒,一般不主張用這種藥。
咳嗽——咳嗽有可能影響孩子的睡眠、玩耍和上學。家長們常常會想法設法控制咳嗽,其實咳嗽是一種氣道刺激引發的生理反射,可以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。抑制咳嗽可能會導致分泌物潴留在氣道中,有導致氣道阻塞的潛在風險。
如果咳嗽不會導致孩子咳吐,也不會讓孩子咳醒,只是每天咳嗽幾次,那不需要使用藥物治療,通過調整環境等支持療法就行了。
建議室內濕度保持在50-60%。多攝入液體,至少保證尿量和之前一樣。充足的液體能舒緩呼吸道,能促進呼吸道分泌物排除,減少對咽喉等處的刺激,減少咳嗽。對于1歲以上的孩子,如果孩子晚夜間咳嗽,可以在睡前服用2.5-5ml蜂蜜,不用加水,能緩解夜間咳嗽。避免忽冷忽熱、避免香煙、油煙對孩子的刺激。
如果孩子的咳嗽影響生活了,需要用藥治療了,和鼻塞同樣道理,6歲以下孩子不要擅自使用止咳藥??梢匀メt院請醫生評估,看是否可以進行霧化治療,效果比用止咳藥好副作用更小,效果更好。
在藥店購買藥物時的選擇——首先,建議家長選擇大的品牌生產商,因為大品牌相對研發實力更強,產品生產監管嚴格,質量更有保障。其次,盡可能選用市場流通頻次高、家喻戶曉的主流感冒藥產品,如優卡丹這種專為孩子研發的感冒藥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目前我國主流感冒藥很多是復方制劑,家長在給孩子用藥時要注意不要多種藥品混合使用,防止出現藥物成分疊加過量等風險,如果要使用復方感冒藥,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。如孩子只出現某單一病癥,如發燒等,則可優先使用成分較簡單的藥品,如含有對乙酰氨基酚藥品或布洛芬。另外嚴禁給1歲以下嬰幼兒使用復方感冒藥。
什么程度的感冒該去醫院治療?
一般孩子感冒后,如果發熱、咳嗽、鼻塞鼻涕在家能控制住,精神狀態挺好的,就不用去醫院,但是如果出現以下表現,提示孩子情況稍重,需要去醫院評估下:
- 精神狀態不好,比如總是睡覺或者煩躁的根本不讓碰;
- 發熱使用退熱藥控制不住,足量使用退熱藥后,孩子體溫不能降到38攝氏度以下;
- 小便8-9小時沒有一次,提示有脫水了;
- 呼吸感覺比之前快、費勁,能聽到孩子喘息;
- 咳嗽的影響吃飯、睡覺了;
- 孩子發熱癥狀3天了不見好,或者沒到3天,但是比之前加重了:每天孩子的發熱峰值升高,并且次數越來越頻繁;
- 孩子在發熱的同時,身上有皮疹;
- 確實不知道孩子病情輕重,心里沒底。
該不該使用抗生素?
抗生素只對細菌有效,對病毒無效,所以,無論病毒性感冒多重,都不能使用抗生素。
抗生素對細菌有效,但是輕癥的細菌感染,身體能抗過去的,也無需使用抗生素,如果孩子3天后癥狀一點都沒好轉,讓醫生評估后再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。
使用抗生素時,不是越貴的,越高級的越好,阿莫西林的效果不是就一定比頭孢噻肟差,關鍵得用對癥。靜脈抗生素也不是效果就比口服的要強,孩子不能口服藥物時,或者必須使用的藥品沒有口服劑型時,再使用靜脈注射不晚。
如果要求使用抗生素了,就按照醫囑使用,不要擅自更改每日使用次數、總療程,否則細菌殺不死,孩子病程拉長,病治療不好,受罪的還是孩子。使用抗生素時,孩子免疫系統也在工作,也在產生抗體,不是說抗生素會破壞免疫系統。
病毒性感冒要用抗病毒藥物嗎?
目前國內兒童應用較多的抗病毒藥包括奧司他韋、利巴韋林(病毒唑)、干擾素、阿糖腺苷、更昔洛韋等。
利巴韋林:又稱病毒唑,因名字中有“病毒”二字而被認為其有抗病毒作用。利巴韋林已明確有明顯的致畸作用,不能用于備孕或妊娠期婦女,對于引起兒童感冒的常見病毒都是無效的。利巴韋林僅僅用于明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的重癥呼吸道感染,給藥方式只限于用利巴韋林進行霧化,而不是注射或者口服。
磷酸奧司他韋:僅用于中重型甲乙型流感的治療用藥,不用于流感病毒之外的普通感冒和其他病毒感染。
阿糖腺苷和更昔洛韋均為抗DNA病毒藥物,對于兒童常發生的鼻病毒、副流感病毒、合胞病毒、冠狀病毒、腸道病毒、輪狀病毒均為RNA病毒,因此對于這些類型的病毒感染均無效;對于DNA病毒比如巨細胞病毒、腺病毒、皰疹病毒可能有效。
其中對單磷酸阿糖腺苷,國家主管部門也已經進行了風險提示(見下圖):
?
怎么預防孩子感冒?
一、家長外出回家后,一定要洗手、洗臉、換衣服后接觸孩子;
二、保持室內濕度50-60%,每日通風1-2次,每次30分鐘,以上做法能減少室內病原量;
三、家長一定不要抽煙,因為抽煙會導致的呼吸道粘膜損傷,不僅容易導致感冒,還容易從感冒變成肺炎。不僅不能當著孩子面抽煙,也不要以為孩子不在家時抽煙就安全了,煙塵沉積在沙發、床上,對孩子的損傷更加持久。